中国高校校园媒体发展报告(摘录)
中国高校校园媒体发展报告(摘录)
校园媒体一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讲好青年故事、反映青年诉求、传递青年之声的重要平台。2008年,在团中央、教育部的指导下,中国青年报社携手国内63所重点高校发起成立中国高校传媒联盟。
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第二次启动全国高校校园媒体发展情况调查,于10月底完成。本次调查依托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及区域联盟渠道,通过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353所高校的573家校园媒体作为样本,主要覆盖纸媒、广播、电视、网站、通讯社、微信公众号6种类型。参与调查的“211”工程高校占30.37%,非“211”工程高校占59.86%,非本科院校占9.77%。
一、校园媒体基本概况
1。校园媒体的数量与类型
(1)微信公众号、校园广播、报纸成为校园媒体的主要形态
调查发现,82.55%的高校有报纸;84.29%的高校有广播;46.07%的高校有新闻网;71.2%的高校有通讯社;45.9%的高校有电视台;39.62%的高校有新闻类杂志;87.26%的高校有微信公众号;72.25%的高校有微博。可见,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,微信公众号发展迅速,跃居第一位。报纸、广播、微博等紧随其后。
对比中国高校传媒联盟2011年发布的《校园媒体发展白皮书》(以下称《2011年校园媒体发展白皮书》)中的数据,传统校园媒体数量均有缩减。其中报纸下降 8.95%,广播下降 5.91%,电视台下降12.1%,新闻类杂志波动最小,下降0.33%。新闻网变化最大,下降28.93%(在《2011年校园媒体发展白皮书》中,新闻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,普及率高,75%的高校有新闻网)。传统的校园媒体形态中,仅通讯社类校园媒体呈上升趋势,上升1.6%。
相比其他类型的校园媒体,校园电视台需要的技术、资金投入较多,专业性更强,普及率相对偏低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调查结果显示,64.57%的校园媒体有独立的视频生产能力,生产的视频类型最主要的三种为文艺娱乐类(74.32%),新闻类(61.08%),谈话类(42.16%)。
(2) 融合型校园媒体增多
调查发现,融合型校园媒体大幅增加。在此次调查中,4.19%的校园媒体组织仅有一种媒体形态,其他校园媒体组织均具有1种以上的媒体类型。而在《2011年校园媒体发展白皮书》中,单一类型的校园媒体组织占总数的76.7%。也就是说,2011年,只有23%左右的校园媒体有不同程度的融合,而此次调查中,融合型校园媒体占比已超过95%。
93.3%的网站类校园媒体是融合型媒体,比2011年增加29.4%;96.6%的通讯社类校园媒体是融合型媒体,比2011年增加42.1%;96.2%的纸质校园媒体是融合型媒体,比2011年增加64.1%;95.6%的广播类校园媒体是融合型媒体,比2011年增加64.8%。在《2011年校园媒体发展白皮书》中,网站类校园媒体融合程度最高,纸质校园媒体和广播类校园媒体的融合程度偏低。而在此次调查中,纸质和广播类校园媒体融合数量明显增加,追平甚至超越其他形态的校园媒体。
在549家融合型校园媒体组织中,包含纸媒的有156家,比例28.4%;包含网站的有37家,比例6.7%;包含通讯社的有114家,比例20.8%;包含广电类的有126家,比例23%;包含微信公众号的有109家,比例20%。校园媒体中纸媒数量最大,成立时间较长,团队运作相对成熟,有着较丰富的采写经验,所以在媒介融合中,有较好的基础和内容生产能力。但由于微信公众号具有大众传播属性、人际传播特点和交互式传播功能,已成为后起之秀,在校园中野蛮生长,占有极大份额。
(3) 微信公众号成为校园媒体转型的“抓手”
数据显示,39.92%的校园微信公众号在2013年以前成立,16.53%在2013年成立,2014年到达校园微信公众号成立的高峰期,比例为24.6%;2014年以后,校园微信公众号成立趋势减缓,2015年成立的校园微信公众号为13.91%,2016年仅为5.04%。
移动互联网的大潮汹涌而来,越来越多的传统校园媒体顺势转型,通过开通微信公众号等新的媒体形态寻求长远发展。在已经建立了微信公众号的校园媒体类型中,92.37%的通讯社建立了微信公众号,87.65%的纸媒建立了微信公众号,82.86%的电视台有微信公众号,广播(电台)有78.02%,网站有76.32%。
数据显示,67.75%的校园微信公众号的粉丝量集中在8000以下。其中,20.77%的粉丝量在1000以下,26.21%校园微信公众号的粉丝量为10003000,30005000的占10.69%,50008000的有10.08%。粉丝量在8000以上的校园微信公众号中,粉丝量在1万3万的校园微信公众号最为集中,有13.31%;3万5万的有4.64%;5万10万的有1.41%。在参与调查的496个微信公众号中,有3个的粉丝数量超过10万。在主管单位上,学工部主管的校园媒体的微信公众号在1万以上粉丝量的比例最高,为36.38%,高于团委的35.91%和党委宣传部的20.35%,其次是新闻院系(13.51%)。
91.73%的校园微信公众号粉丝数量都在上升,其中持续上升的占32.86%,偶尔上升的居多数,为58.87%,停滞不前和逐步下降的分别为7.06%和1.21%。而其涨粉的方式也各不相同。通过线下活动的方式涨粉的比例最高,为64.31%,随后依次为线上福利活动(50%)、线上发起投票(47.78%)和其他方式(2.42%),除此以外,还有28.43%的微信公众号表示没有采用过主动涨粉的方式,依靠内容取胜。
(4) 校级校园媒体的数量
目前尚无对校园媒体整体数量的权威统计,本文受样本和调查方式所限,只对单个高校内校园媒体的数量进行了调查。整体而言,88.31%的高校有两家以上的校级校园媒体、73.47%的高校有310家校级校园媒体、49.91%的高校有35家校级校园媒体。可见,绝大多数高校都有两家以上的校级校园媒体,近一半的高校校级校园媒体数量集中在35家。“211”工程高校拥有5家以上校园媒体的比例高出非“211”工程高校19.64%,比《2011年校园媒体发展白皮书》中的数据高6.24%。
校园媒体形态的丰富与数量的增多让内容有了更多的发布平台。总的来说,校园通讯社的供稿平台数量多。49.07%的校园通讯社可供稿的媒体平台数量为35家,6家以上的有9.26%。同时,供稿平台形式也多样化,通常运用其他类型的校园媒体发布通讯社稿件。这些校园媒体可能已经和通讯社融合,属于同一个组织,也可能是属于合作关系,双方互通有无。其中,微信、微博、App是最主要的发布平台,比例为92.59%;其次是校报和新闻网站,分别为 68.52%和65.74%。随后是广播,占比25%;杂志、电视台和其他的选项均在20%以下。值得注意的是,发布靠前的媒体类型均为时效性较强的媒体。
2。校园媒体的经费
(1) 经费来源
调查发现,70.33%的校园媒体有专门的经费来源,比《2011年校园媒体发展白皮书》中数据下降11.07%。其中,“211”工程高校获得的专项支持经费(注:报告中提到的所有经费均不算硬件投入)的比例最高,为71.84%,其次,非“211”工程高校拥有专项经费的比例为69.97%,非本科院校拥有专项经费的比例为67.86%。在2011年的调查中,“211”工程高校中校园媒体获得专门经费的比例高于非“211”工程高校,高出6.2%,现今获得经费的媒体比例差距缩小,仅为1.87%。
按校园媒体类型分析,80.25%的纸质校园媒体有专门经费;65.71%的电视类校园媒体有专门经费;72.88%的通讯社类校园媒体有专门经费;64.35%的微信公众号有专门经费;60.53%的网站类校园媒体有专门经费;66.67%的手机客户端类校园媒体有专门经费。对比《2011年校园媒体发展白皮书》中的数据可看出,有专门经费的纸质、通讯社类校园媒体的数量略有缩减。其中网站类校园媒体经费缩减最大,比例较2011年减少32.47%,且为目前获经费扶持数量最少的校园媒体形态。由此也可看出,在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,校园媒体向移动端转型在高校中得到了较大力度的支持。
(2) 校园媒体的年运营经费
调查发现,82.72%的校园媒体年运营经费(不含硬件投入)在1万元以内,仅9.08%的校园媒体运营经费在两万元以上。可见,校园媒体本身运营经费依然较低,超过八成的校园媒体年运营经费不足1万元。年运营经费集中在1万元以上的前三名是纸媒(23.46 %)、电视类(22.86%)、通讯社(18.64%)。
运营经费的充裕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校园媒体的发展。在不盈利的条件下,校园媒体维持运营的经费整体性偏低。本次调查表明,“资金支持”依然是校园媒体发展最需要的资源,与《2011年校园媒体发展白皮书》结论一致。
调查显示,校园媒体最需要的资源主要包括“资金支持”“专业技术支持”(7.94% )“信息、资源获取和共享渠道”(40.49%)“校外实践机会”( 40.31%)。
3。校园媒体的成员数量与校园媒体间关系
调查发现,整体而言,校园媒体成员人数多集中在51人以上。其中51-100人占37%,101人以上的占30.02%。对比《2011年校园媒体发展白皮书》中的数据,校园媒体成员人数呈上升趋势。纸质、广播类、通讯社类、网站类的成员人数符合这一比例。微信公众号类校园媒体成员人数偏低,在2150和50100人之间各分布三成。手机客户端类校园媒体的成员人数呈两极分化,集中在20人以下或101人以上规模,其中20人以下占33.33%,101人以上占66.67%。
调查发现,随着各类媒体逐渐向融合转型,不同形态的校园媒体组织间的合作日益密切。67.37%的受访者认为纸媒、广电和网络三类校园媒体之间的关系是“合作为主、竞争为辅”或“只有合作、没有竞争”,比5年前略有提高。16.93%的受访者认为纸媒、广电和网络三类校园媒体之间“竞争为主、合作为辅”,还有13.61%的受访者认为“互不干涉,没有竞争与合作”。
二、校园媒体管理体制与制度建设
1。主管单位与指导教师
(1) 校党委宣传部、团委主导下的媒体格局
总体而言,党宣、团委主导下的校园媒体格局依旧。50.61%的校园媒体主管单位是校党委宣传部;31.59%的校园媒体主管单位是校团委。各类校园媒体中,党委宣传部主管的比例均占据相对多数:45.06%的校园纸媒由党宣主管、62.86%的校园电视类媒体由党宣主管、71.43%的校园广播由党宣主管、52.63%的校园网站由党宣主管、67.80%的校园通讯社由党宣主管。而在微信公众号的管理上,校团委占据超过一半的数量,比例为51.79%。
值得注意的是,5年前,52.9%的单一型校园媒体由党宣主管,32.8%的单一型校园媒体由团委主管,单一型校园媒体中党宣所属的校园媒体比例比团委高20%,即5年前,团委主管的校园媒体融合性更高。而在这次调查中,数据显示,29.17%的单一型校园媒体由党宣主管,33.33%的单一型校园媒体由团委主管。
(2)指导教师的学历程度较高,硕士及以上学历占九成
95.81%的校园媒体有指导老师。仅有4.19%的填写者明确回答所在校园媒体没有指导老师。可以说,指导老师构成了校园媒体管理体制中的重要部分。
51.91%的校园媒体拥有1位指导老师,24.04%的校园媒体拥有两位指导老师,24.04%的校园媒体拥有3位指导老师。绝大多数指导老师不同程度上具备新闻相关专业背景或实务经验。49%的指导老师“有新闻专业背景,从事过新闻工作”,有13.66%的指导老师“没有新闻专业背景,未从事过新闻工作”。其中,主管单位为校党委宣传部的校园媒体指导老师“有新闻专业背景,从事过新闻工作”比例最高,占60%;其次是新闻院系56.76%;团委32.04%;
总体而言,校园媒体指导老师学历程度较高。除9.84%选择其他外,59.38%的指导老师是硕士学历,24.04%的指导老师是博士学历。指导老师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90.52%,比2011年增加10.1%。
“211”工程高校校园媒体的指导老师学历高于非“211”工程高校,但相比于《2011年校园媒体发展白皮书》中的数据,两类高校的差距明显缩小。“211”工程高校中,31.61%的校园媒体指导老师是博士(含在读)学历;非“211”工程高校中这一比例为30.32%。“211”工程高校中,有10.34%的校园媒体指导老师是硕士以下(含硕士在读)学历,非“211”工程高校中这一比例为16.91%;而在2011年,非“211”工程高校中这一比例为34.2%,“211”工程高校中为17.8%。故虽然“211”工程高校硕士、博士点更多、招生名额更多,但或许因为研究生扩招、设置专业硕士等原因,校园媒体指导教师学历普遍提升。
(3)“内容审核、发布”成为指导老师的主要管理职责
在职责范围上,指导老师对于校园媒体的管理、运作具有根本性的影响。指导老师主要职责统计结果前三项为“内容审核和发布”,占79.05%;“举办活动审批权”,占73.95%;“选题、策划”,占60.84%;“干部任命、资金管理、组织结构调整、评优评干”选择率也超过50%。
此外,校党委宣传部老师职责涉及的范围更多。党宣指导老师工作中,除“其他”“参加校外活动”“推荐实习就业”外,其余工作的比例都超过50%,可见对所在校园媒体影响较大。其中,推荐就业实习和评优评干所占比例在该项排名最高。另外,党宣老师直接参与选题策划和采编比例最高,分别为67.59%和53.79%。
指导老师职责中,推荐实习、就业所占比例最低,占28.96%;采写编辑占42.26%,由此大致可推测,指导老师一般不深入参与具体采编工作,校园媒体依然为教师指导下的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,自主进行内容生产、自我管理运营的运营模式。这一点在院系校园媒体的指导老师中表现得尤其突出,采写编辑占22.73%,推荐学生实习、就业的比例在该项中排名最低,只有4.55%。学工部的指导老师工作中,“举办活动审批”比例最高,为77.27%。
新闻院系指导老师职责中,“参加校外活动”比例最低16.7%。只有27.0%的新闻院系指导老师会参与校园媒体干部任命,大大低于其他类型校园媒体。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新闻院系指导老师对所在校园媒体影响较小,而给学生评优评干的机会也最低,只有18.92%。
2。校园媒体的例会等常规制度
(1) 校园媒体的例会与总结制度
调查发现,例会制度是校园媒体的一项基本制度,普及程度极高,开会频率较高。96.51%的校园媒体有例会制度,68.94%的校园媒体每周至少开1次例会。部分校园媒体负责人认为例会可以由选题会、总结会、工作会等会议组成,是媒体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。
调查发现,99.48%的校园媒体有总结制度。总结内容大致包括内容生产、运营推广过程中的优缺点,同时包括对于日常工作,如值班、例会的总结,对一定阶段的奖惩等。
(2)值班制度
调查发现,87.43%的校园媒体有办公地点。
77.05%的校园媒体有值班制度。在这些校园媒体中,47.41%的校园媒体每日值班时长在5小时以内,79.02%的校园媒体每日值班时长在8小时以内;68.4%的校园媒体值班人数保持在两人及以上。
上述数据表明,校园媒体每天的值班时长基本保持在8小时以内。超过一半的校园媒体每天的值班人数保持在两人及其以上。这也与《2011年校园媒体发展白皮书》中的数据基本吻合。可见,值班制度已经成为校园媒体管理、运作中的一项基本制度,并稳定存在。
尽管值班制度较为普遍,但77.72%的校园媒体值班工作包括“整理文件、打扫卫生”等与新闻生产无直接关系的工作。仅有48.19%的校园媒体值班工作包括“内容生产”。
(3) 奖惩制度
校园媒体的奖励方式可分为各类荣誉称号和物质性奖励。
荣誉称号方面,77.66%的校园媒体拥有内部荣誉的参评名额;60.56%的校园媒体拥有“校级优秀学生干部、优秀团干”的参评名额;58.29%的校园媒体拥有“校级优秀记者、编辑等”的参评名额,12.74%的校园媒体拥有“省市级荣誉”的参评名额。
值得注意的是,校园媒体主管部门对于校园媒体获得荣誉称号的类型有一定的影响。团委所属校园媒体和学工部所属校园媒体拥有“校级优秀学生干部、优秀团干”参评名额的比例较高。团委所属校园媒体比例为73.48%,学工部所属校园媒体比例为63.64%。
党宣所属校园媒体拥有“校级优秀记者、编辑等”的参评比例较高(73.45%)。其次是团委所属校园媒体(45.86%)、学工部所属校园媒体(40.91%)、新闻院系所属校园媒体(40.54%)。
除此之外,65.27% 的校园媒体有向成员提供“参加出访、交流校外活动”的奖励,49.04%的校园媒体向成员提供稿费,28.97%的校园媒体向成员提供就业、实习推荐,20.42%的校园媒体成员在参与学校保研时有一定的优势。与《2011年校园媒体发展白皮书》中的数据相比,提供稿费、提供就业实习推荐的校园媒体数量均下降近10%。
校园媒体的惩罚方式较为简单。81.5%的校园媒体有“批评”措施,53.23%的校园媒体有“开除”措施;10.47%的校园媒体没有惩罚措施。
3。校园媒体的团队建设
(1) 招新对象分布在不同年级
20.49%的校园媒体仅招大一、大二的学生,21.91%的校园媒体仅招收本科生且年级不限,仅招收研究生的校园媒体仅占0.88%,本科生和研究生均招的占19.26%。
招新时,以笔试加面试的方式为主,个人品行、业务能力、沟通能力被最为看重。笔试和面试在对包含这3项能力在内的各种素质的考察上可靠度不一。调查结果显示,98.61%的校园媒体招新方式包含面试环节,68.41%的校园媒体招新过程包含笔试环节,这一数据比2011年下降近20%。其中,必含笔试环节且占比最大的校园媒体为通讯社,占78.81%;其次为纸媒,占74.69%;其他类校园媒体招新时也较为重视笔试,且比例都超过60%;31.41%的校园媒体不选择笔试环节;68.24%的校园媒体选择“面试加笔试”的招新方式。
(2)以“媒体内部高年级成员”授课为最普遍的培训方式
培训是提升校园媒体团队业务能力的必要手段,94%的校园媒体对成员进行培训。46.51%的校园媒体每年对成员的培训为35场,30.51%的校园媒体每年举办的培训在6场以上(含6场)。讲座是最为普遍的培训方式,72.06%的校园媒体选择其作为培训方式之一。培训主讲人以“媒体内部高年级成员”比例最高,为85.66%;其次为新闻专业老师,占54.23%。
校园媒体所属机构不同,所掌握的主讲人资源多少不一。校党委宣传部指导下的校园媒体接受新闻专业老师、社会媒体记者培训的机会最多,占比最大。值得注意的是,5年前,新闻院系的校园媒体100%由新闻专业教师培训,如今占比最大的为媒体内部高年级成员培训,比例为62.16%;其次为新闻专业高年级学生,比例为51.35%;新闻专业教师占40.54%。
不同类型校园媒体对各项培训内容的重视程度不一,其中通讯社(94.94%)、纸媒(85.80%)、网站(84.21%)最注重采写知识,微信公众号紧随其后,占83.48%;手机客户端(100%)、电视(97.14%)、微信公众号(85.22%)最注重排版、视频剪辑等软件使用的培训;手机客户端(100%)、电视类媒体(97.14%)、网站类媒体(81.58%)最注重软硬件使用。不同形态的校园媒体都非常注重软硬件的培训,比例均超过70%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,校园媒体努力培养全媒体的校园记者,并在融合和转型上作出了积极的努力。
(3) 校园媒体的学生负责人资历
42.23%的学生负责人参与校园媒体时间在34年,48.52%的学生负责人参与校园媒体时间为12年。
与一般性社团相比,校园媒体的运营、生产和管理复杂程度较高,要求负责人花费很大的精力投入到校园媒体工作当中。整体来看,27.05%的校园媒体负责人将课余时间的51%80%的精力用在校园媒体工作当中,66.67%的校园媒体负责人将课余时间的21%50%的精力用在校园媒体工作当中。
三、校园媒体的内容生产与品牌建设
1。校园媒体的内容设置
(1) 校园生活依然是校园媒体内容的“主旋律”
通过调查得知,高校校园媒体的基本受众定位为大学生群体,因此在内容设置上倾向于对大学校园生活的报道。通过对校园媒体内容的调查显示,校园生活是校园媒体的“主旋律”。91.97%的校园媒体内容包括“校内重大新闻事件”,85.51%的校园媒体内容包括“校园生活、服务性信息”,另有近八成的校园媒体内容包括“学生组织、社团等开展的校内文体活动”以及“校内人物”。
相比之下,校外新闻报道在校园媒体产品内容中所占比重均在六成以下。超半数的校园媒体刊登“时事评论”“重大社会新闻事件”,将近一半的校园媒体刊登“校外文艺娱乐活动、体育赛事”,只有不足三成的校园媒体刊登“校外人物”。
(2)“原创性”和“校园化”同为校园媒体内容的重要特性
在针对校园媒体原创性内容的调查中,我们发现,51.31%的校园媒体原创内容占80%以上;90.23%的校园媒体原创内容占40%以上。
“时事评论”和“校内人物”是校园媒体最常见的两种原创体裁。在原创内容比例在40%以上的校园媒体组织中,时事评论所占比例达到93.18%、校内人物所占比例达到91.89%。
原创内容占40%以上的主要是85.89%的通讯社类校园媒体、84.21%的网站类校园媒体、70.37%的纸质校园媒体。纸质校园媒体生产、发行周期长,内容的新闻性、时效性受到网络信息传播的显著冲击,“新闻”变成了“旧闻”,所以传统新闻所占的内容比例在校园纸媒上正在逐渐减少。但应当注意的是,六成左右的手机客户端、微信公众号类校园媒体的原创内容超过40%。
(3)校园媒体的新闻内容
调查发现,69.46%的校园媒体新闻内容的比例在40%以上,28.98%的校园媒体新闻内容的比例在60%以上,9.08%的校园媒体新闻内容的比例在80%以上。
(4)“校内重大新闻最受读者欢迎”
校内重大新闻事件始终是校园媒体最受读者欢迎的内容。68.24%的校园媒体认为校内重大新闻事件是最受读者欢迎内容。
最受读者欢迎的内容均是校内报道,涵盖教学、科研、管理、后勤以及学生学习、团体活动、个人成才成长等方面。
校园媒体内容的受欢迎度与校园媒体类型有一定关联,但关联较小。不管是融合型校园媒体,还是单一型校园媒体,“校内重大新闻事件”“学生组织、社团等开展的校内文体活动”“校园生活、服务性信息”“校内人物”都是最受欢迎的几类内容。
2。校园媒体的品牌活动
数据显示,88.13%的校园媒体有自己的品牌活动。
校园媒体的品牌活动分为传媒类、非传媒类以及综合类。传媒类包括记者节、传媒讲座等;非传媒类则指校园媒体承办的学校各类与传媒无关的活动;而综合类则指包括传媒与非传媒属性的活动。
据调查,46.07%的校园媒体品牌活动是综合类,比例最高。25.65%的校园媒体品牌活动是传媒类,仅有16.4%的校园媒体品牌活动是非传媒类。
数据显示,42.06%的校园媒体品牌活动在两届以内,57.94%的校园媒体品牌活动举办超过两届以上,23.08%融合型校园媒体举办过6届以上的品牌活动。
不同类型的品牌活动,其举办的次数也不同。同样为举办次数超过两次以上,举办综合类品牌活动的校园媒体所占比重为70.45%,比传媒类和非传媒类品牌活动分别高出20.45%和6.51%。
同时,品牌活动的数量和举办次数也呈正比。数据表明,拥有6个以上品牌活动的校园媒体中,有65%举办届数在5届以上,比例最高。
标签:   西安校园推广 西安高校推广 西安校园传播 西安高校传播 西安校园传媒 西安高校传媒 西安校园营销 西安高校营销 西安校园宣传 西安高校宣传 西安校园媒体 西安高校媒体 西安校园执行 西安高校执行 西安校园场地 西安高校场地